关于三叉神经痛的案例
心理学实战案例展示(用于同行参考)
心理问题的影响非常深远和广泛,为唤醒大家对心理问题的重视,促进该行业的良性发展,特展示本平台的各种真实案例,供心理学业人士阅读和参考。
一、案例内容(引用自用户提交的真实反馈,并同意发表)
“我和平台初次结缘是因为我几年前发的一个告示,当时,孩子生病,家中物品被盗。这个告示被平台的一个老师看到,当时我已经患上了三叉神经痛,只是还不严重。那时这个老师就建议我,可以尝试用心理学来辅助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,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,只听了一个课就没有听了,更加没有系统的去学习。
和这个平台真正结下更深的缘是2021年7月左右的一次水滴筹,那时我的三叉神经痛已经变得很严重,达到吃不下饭,睡不好觉的程度,而且,这种病很顽固,等吃药没有效果就只能做手术了,由于家庭情况很困难,我就想在水滴筹筹点手术费。
我群发信息求救,那个老师看到了我的筹款信息,询问了我的情况后问我,这次是否愿意尝试,通过学习心理学来辅助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,这么好的事情我当然愿意,因为后来我自己也开始了解了一些心理类的相关知识,已经开始明白,自己的病情和自身多舛的命运分不开,可能是积压太多的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后果。
平台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以后,从8月初就为我安排了辅导老师,指导了当时应该系统学习的心理课程和工具,还专门设了个人辅导群时常询问我的情况,我也想尝试一下,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辅助调节自己的身心状况,所以就放缓了做手术的决定。
第一周使用的工具比较舒缓,听了后,我没以前那么爱生气了,从而肋骨下面的疼痛也有所减轻,然后,指导老师又根据我的反馈,接连按计划指导我定期学习其它心理课程和使用更多心理工具。
一个月后,我明显感觉身体没以前那么痛了,后来,到10月的时候,我去重医做MR检查,和三月份做的相比,医生也说情况有所减轻,建议可以暂时不做手术。到后面,我自己果断决定,放弃手术的方式,然后,继续回家调养(当时吃药加学习基本上能控制住不痛了)。渐渐的,我持续深入的学习心理学不到四个月,身心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,可以不再依赖药物了,疼痛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。到春节后,我因为工作开始繁忙起来,就没有听课了,到一年以后,病情基本上好的差不多了。
回想在这个过程中,那么多的理论课程里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帮助我进行人生定位的工具(当时我是没有工作的,内心很迷茫很焦虑),学完之后,我给自己重新做了定位,找到了方向,也有了新的工作。
另外,帮助我安全释放情绪的冥想,对我的用处也非常大,让我和之前恨之入骨的父亲关系合解了,了解了父亲对我的用意何在,便不再恨他。
总之,平台的每个课程都对我发挥了对应的作用。我感到自己是很幸运的!”
特别申明:
本平台专注于提供心理层面的服务,旨在为大众提供心理上的各种支持和陪伴以及正向的引导,让大家学习和掌握处理情绪问题、人际关系、应对压力等“自我探索”和“自我提升”的自我心理建设方法,帮助用户改善消极思维模式,缓解负面情绪,消除心理困扰,增强心理韧性,提升心理适应能力等。
但本平台服务不涉及任何医疗行为,不进行各种疾病的诊断、治疗与干预,可以辅助大家在专业医疗建议下进行心理调适,但不能替代医疗诊断与治疗。所以,若您有医学临床诊断需求,如身体不适需要判断病因,或心理状态异常需要专业医学评估;有药物治疗需求,如需要药物缓解症状、控制病情;有物理治疗需求等,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,寻求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帮助。
二、各种专业文献:
冥想作用的科学文献 (点击进入查看)
身心关联的科学文献 (点击进入查看)
三、案例的意义和价值:
1、困境中的曙光:
讲述者的经历如同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,这些磨难是许多人在人生旅途中可能遭遇的缩影。他人帮助的适时出现,宛如黑暗中的灯塔,给予了新的尝试方向,让我们看到,人即使处于绝境之中,也不要轻易放弃希望。
2、新出路的重要:
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时,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的解决方式,而忽略了心理层面的潜在力量。勇于接纳新的理念与途径,或许就能开启不一样的转机。
3、身心关联的有力佐证:
通过讲述者身体病痛与心理状态的紧密互动,深刻印证了身心一体的关系。疼痛的顽固,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,背后更是积压负面情绪的外在显现。当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实际运用之后,从起初的舒缓情绪、到后来能摆脱药物依赖,这一系列变化直观地展示了心理调节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。
为大众普及了一个重要观念:关注身体疾病的同时,不能忽视心灵的 作用,只有身心同治,才能实现真正的康复。
4、自我成长与修复的范本:
它让我们明白,在人生的迷茫期,精准的自我认知能成为导航仪,引领我们走出迷雾,发现自身潜能与价值。
而修复亲子关系,化解多年心结,体现了心理疗愈在人际关系重建中的关键作用。它给予人们启示,内心的释怀不仅能影响自身创伤,还能重塑与他人的连接,让爱与理解重新流淌。
5、服务的重要:
从业者详细了解用户情况、量身定制方案、设立专人辅导并持续跟进,这种全方位、个性化的服务模式,凸显了专业、贴心服务在心理援助中的重要性,只有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,才能切实帮助用户走出困境。
6、专业的重要
只有精心设计过的心理援助内容,才能针对用户的具体问题发挥作用,从而为心理行业的内容研发提供了宝贵参考。
总之,讲述者与平台的真实经历,是一部充满温暖与力量的励志篇章,它激励着更多人重视心理健康,相信专业援助的力量,在人生的波折中砥砺前行,追求身心的和谐与成长。